印刷薄紙時,紙張在雙張控制輪下、側規拉紙輪下容易出現鉆紙現象。許多印刷工就不用雙張控制機構了,有的在側規拉紙輪下的輸紙板的缺口部貼上一段透明膠。
表面看起來是紙張薄了容易鉆紙,其實與紙厚薄無關,只是與切線有關系。
膠印機的紙張在印刷過程中,免不了與切線打交道:有交接過程中的切線,也有輸紙過程中的切線,我今天著重講一下影響輸紙和定位的切線。
1、雙張控制輪下的切線。
2、側規拉紙輪下的切線。
圖注:軸承:代表雙張控制機構中的滾輪(0709-10)、側規中的拉紙軸承。
拉紙輪(滾輪):代表雙張控制機構中的軸承、側規中的拉紙輪(0601-31)。
輸紙板:代表輸紙器中的鐵板(0709-27),側規中的導紙板(0601-48)。
拉紙輪(滾輪)一般是定位的。軸承是可前后移動的,軸承在OA的位置就形成切線a--a,軸承在OB的位置就形成切線b--b,軸承在OC的位置就形成切線c--c。(如圖)
如果是b--b線,基本是不會出現鉆紙現象,但有時由于紙本身的問題(例如荷葉邊等),也會出現鉆紙現象。
如果是a--a線,那肯定會出現鉆紙現象,因為這兩輪之間的切線對紙有一個向下鉆的動力,(不管是否是荷葉邊,除非是很厚實的紙,硬碰后再上抬,但這樣紙張到達前規的時間就會受到影響)。
如果是c--c線,那肯定是不會出現鉆紙現象,因為這兩輪之間的切線對紙張有一個向上抬的力量,使紙張邊跳過缺口再著板,這樣輸紙過程就平穩。
我們明白了切線對紙張的影響,那我們如何揚長避短呢?
雙張控制機構的滾輪本身是無法動的,只有通過借動支座(0709-18)來達到切線c—c的位置,但有時無法達到:照顧了切線有時兩輪無法接觸,讓兩輪接觸又無法達到合理的切線狀態。倒是雙張控制的滾輪的肖軸應該設計成偏心軸肖,這樣就可以進行調節了。
側規的道理是一樣的,但側規的上輪是個軸承,軸承肖是個偏心的,這個偏心雖然不是用來調節切線位置的,但我們在調節側規板下的間隙時,應該使偏心軸上的軸承與拉紙輪形成對我們有利的切線,這樣側規拉紙時就不會出現拉褶紙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