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光油具有技術先進、使用方便、經濟適用,無毒無污染等優勢,具有廣泛的發展前途,特別是在食品包裝印刷中得到廣泛應用。然而由于水性光油與其他類型光油的成分和干燥方式有所差異,導致在過水油加工過程出現新的質量問題。如連線過水油后,由于某些因素會導致上光后的紙面產生有類似"橘子皮"現象。所謂“橘子皮”現象,就是在過水性光油并干燥后,光油膜層的平滑度很差,呈現出如橘子皮表面的凹凸粗糙表面。
在分析產生此現象的原因之前,我們首先需要了解水性光油的成分以及干燥方式。
水性上光油主要由主劑、溶劑、輔助劑3大類組成。
1.主劑:水性上光油的主劑是成膜樹脂,常為合成樹脂,它影響和支配著膜層的各種物理性能和上光品質,如光澤性、附著性、干燥性等。
2.助劑:助劑可以改善水性上光劑的理化性能及加工特性。助劑種類主要有:①固化劑;②表面活性劑;③消泡劑;④干燥劑;⑤助粘劑;⑥潤濕分散劑;⑦其它能改良耐折性能的增塑劑等。
3.溶劑:溶劑的主要作用是分散或溶解合成樹脂、各種助劑。
水性上光油的結膜速度快,當上光油尚含20%~30%的水分時就可結膜。若不采用任何烘干方法,其干燥過程中水分的30%是靠蒸發,70%靠材料滲透吸收,所以干燥迅速,約幾秒即可完成。
連線過水油后印品表面發生有類似"橘子皮"現象,主要原因是成膜后的光油膜層平滑度差。根據水性上光油中各成分的功能與成膜過程的影響因素,我們認為導致"橘子皮"現象產生的主要因素有紙張類型、涂布量和光油質量等因素。
要解決水性上光油的“橘子皮”故障,首先應考慮是否是因為紙張表面性能不佳而導致故障的產生。如果紙張平滑度差,可能是因為上光涂布量太少,使得光油膜層無法填平紙張表面的"凹凸",最終導致上光后的膜層也出現“凹凸”,這種故障可通過增加涂布量來解決;如果紙張平滑度好,也可能是因為紙張的吸收性過大,使得上光油被紙張過度吸收,同樣會導致"橘子皮"故障的產生,解決辦法是在上光前先上底油,或者上兩次光油來解決;如果前面兩種原因都排除了,就要考慮是否因為表面活性劑使用不當,導致水油在印品表面的流平性差,光油在成膜前沒有很好地流平延展開,也會導致"橘子皮"故障的產生,解決方法應該是調整表面活性劑使光油的流平性提高,同時還可以調整干燥劑,使干燥速度減緩,為光油的流平提供足夠時間;如果以上問題都排除了,仍然出現"橘子皮"故障,可能是上光油成膜物質的成膜質量不行,此時應該更換更高質量的光油。
通過上面的分析,連線過水油加工時出現“橘子皮”故障的原因除了紙張性能的因素外,更多的是水性光油的質量問題。因此,選用一個質量穩定、上光適性好和成膜質量高的水性光油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