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向服務轉型”正成為印刷包裝人頻繁討論的話題,一股新的轉型趨勢浮出水面。
所謂“向服務轉型”,是指中小包裝企業拋棄傳統接收客戶圖紙與樣品進行加工的業務模式,轉向為客戶提供包裝設計、定制服務、綠色低碳咨詢等價值服務,并收取服務費用的業務模式。
近年來,我國包裝行業進入發展瓶頸,同質化競爭加劇,行業面臨大洗牌。而向服務轉型,或將是40萬中小包裝企業的突圍之路。
案例一:從賣創意包裝設計到賣產品
藝點意創,創辦之初,是給中小企業做包裝設計的公司。十年間,他們跟著鄉村振興的腳步,從賣創意到賣產品,廣告人變身新農人,公司也完成了徹底的轉型。
2013年,學設計出身的鞏書凱,創辦藝點意創,專門做產品廣告設計。2018年,企業搭建了一個線上交易平臺,產品企業提需求,文創公司出方案,一下子,積攢了2萬多客戶。其中有四分之一,都是農產品企業。
市場品牌總監魏勛帶著團隊,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在廣西融水調研,因為交通閉塞,像紫黑糯米、元寶山古樹紅茶、高山菌類等特色農產品,很難走出大山。魏勛他們根據調研成果,從20多種農作物香糯可口的特點出發,推出“糯香融”這個品牌,挖掘苗族文化的特點,制作了商標,并進行統一的包裝設計,又將30多家企業的產品進行分級定價,實現了農產品標準化。團隊也開始進行直播帶貨,賦予了品牌價值的紫黑糯米,賣到了15到20元一斤。一年后,魏勛他們帶著當地的農產品參加南寧的展銷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二:向服務轉型增添新動力
浙江某包裝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軟包裝行業的企業,隨著客戶需求的個性化、多樣化,以及對包裝材料要求提高和需求變化加快,企業不斷加強以定制化為核心的服務屬性。
“有別于通用產品制造,我們更強調個性化設計研發、對客戶需求的引導和增加客戶粘性。”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此,他們調整優化組織架構和管理體系,從研發階段就直接與客戶對接,提供技術咨詢、方案制定、調試服務等,同時,加強信息化能力建設,打通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倉儲物流的信息流,實現服務型制造流程一體化。
通過服務型制造發展戰略的實施,該企業的定制化服務收入從2018年的1.6億元提升至2021年的2.9億元,取得了良好經濟效益。
案例三:服務成為企業新增長點
同樣一款快遞箱,依靠優化產品設計,實現整體節材率超過20%。通過為客戶提供整體包裝定制解決方案,浙江大勝達包裝股份有限公司以每年節省材料費用超過4000萬元的成效,成功進入順豐集團供應鏈。
打開公司的雅圖CAD產品設計與管理平臺,用戶只需將原始圖稿、結構要求等需求提交到云設計平臺,設計人員即可進行系統建模,并通過3D成型模擬,實現所見即所得。
“通過提供優質的工業設計服務,讓客戶全程參與,不僅產品研發周期縮短80%,客戶滿意度也大幅提升。”大勝達公司副總裁孫俊軍說,以“制造+服務”為突破口,將產業鏈延伸至上游設計服務和數字化管控服務,大勝達實現了從傳統的單一制造包裝產品向服務型制造企業的轉型。
2021年7月,工信部等15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服務型制造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將支持包括工業設計服務、定制化服務、供應鏈管理等在內的多種模式發展。
服務型制造是制造與服務融合發展的新業態。近年來,我國服務型制造快速發展,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有力推動了制造業轉型升級,未來還將繼續助力企業形成新增長點。
包裝印刷是典型的服務型業務,包裝企業需要為品牌方提供一對一服務。同時,向服務轉型有利于行業向附加值更高的環節延伸,有助于企業形成新增長點,并幫助客戶實現降本增效。未來,轉型服務或將是40萬家包裝企業實現突圍的必由之路。
所謂“向服務轉型”,是指中小包裝企業拋棄傳統接收客戶圖紙與樣品進行加工的業務模式,轉向為客戶提供包裝設計、定制服務、綠色低碳咨詢等價值服務,并收取服務費用的業務模式。
近年來,我國包裝行業進入發展瓶頸,同質化競爭加劇,行業面臨大洗牌。而向服務轉型,或將是40萬中小包裝企業的突圍之路。
案例一:從賣創意包裝設計到賣產品
藝點意創,創辦之初,是給中小企業做包裝設計的公司。十年間,他們跟著鄉村振興的腳步,從賣創意到賣產品,廣告人變身新農人,公司也完成了徹底的轉型。
2013年,學設計出身的鞏書凱,創辦藝點意創,專門做產品廣告設計。2018年,企業搭建了一個線上交易平臺,產品企業提需求,文創公司出方案,一下子,積攢了2萬多客戶。其中有四分之一,都是農產品企業。
市場品牌總監魏勛帶著團隊,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在廣西融水調研,因為交通閉塞,像紫黑糯米、元寶山古樹紅茶、高山菌類等特色農產品,很難走出大山。魏勛他們根據調研成果,從20多種農作物香糯可口的特點出發,推出“糯香融”這個品牌,挖掘苗族文化的特點,制作了商標,并進行統一的包裝設計,又將30多家企業的產品進行分級定價,實現了農產品標準化。團隊也開始進行直播帶貨,賦予了品牌價值的紫黑糯米,賣到了15到20元一斤。一年后,魏勛他們帶著當地的農產品參加南寧的展銷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二:向服務轉型增添新動力
浙江某包裝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軟包裝行業的企業,隨著客戶需求的個性化、多樣化,以及對包裝材料要求提高和需求變化加快,企業不斷加強以定制化為核心的服務屬性。
“有別于通用產品制造,我們更強調個性化設計研發、對客戶需求的引導和增加客戶粘性。”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此,他們調整優化組織架構和管理體系,從研發階段就直接與客戶對接,提供技術咨詢、方案制定、調試服務等,同時,加強信息化能力建設,打通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倉儲物流的信息流,實現服務型制造流程一體化。
通過服務型制造發展戰略的實施,該企業的定制化服務收入從2018年的1.6億元提升至2021年的2.9億元,取得了良好經濟效益。
案例三:服務成為企業新增長點
同樣一款快遞箱,依靠優化產品設計,實現整體節材率超過20%。通過為客戶提供整體包裝定制解決方案,浙江大勝達包裝股份有限公司以每年節省材料費用超過4000萬元的成效,成功進入順豐集團供應鏈。
打開公司的雅圖CAD產品設計與管理平臺,用戶只需將原始圖稿、結構要求等需求提交到云設計平臺,設計人員即可進行系統建模,并通過3D成型模擬,實現所見即所得。
“通過提供優質的工業設計服務,讓客戶全程參與,不僅產品研發周期縮短80%,客戶滿意度也大幅提升。”大勝達公司副總裁孫俊軍說,以“制造+服務”為突破口,將產業鏈延伸至上游設計服務和數字化管控服務,大勝達實現了從傳統的單一制造包裝產品向服務型制造企業的轉型。
2021年7月,工信部等15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服務型制造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將支持包括工業設計服務、定制化服務、供應鏈管理等在內的多種模式發展。
服務型制造是制造與服務融合發展的新業態。近年來,我國服務型制造快速發展,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有力推動了制造業轉型升級,未來還將繼續助力企業形成新增長點。
包裝印刷是典型的服務型業務,包裝企業需要為品牌方提供一對一服務。同時,向服務轉型有利于行業向附加值更高的環節延伸,有助于企業形成新增長點,并幫助客戶實現降本增效。未來,轉型服務或將是40萬家包裝企業實現突圍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