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是對專業名詞術語的介紹:
achromaticcolor無彩色:彩度為零的顏色,即黑色、白色和黑白之間的各級灰色。
blackbody黑體:亦稱為完全輻射體,它既不反射也不透射,而是能把落在它上面的輻射全部吸收的物體,在輻射作用下完全遵從普朗克輻射定律的假想物體。
blackbodyradiator黑體輻射:又稱為浦朗克輻射(Plankianradiator)。黑體輻射的光譜能量分布會隨溫度而變化;隨著溫度的提高,峰值波長隨著紅、澄、黃、綠、藍的顏色而變化。
brightness明度:區別色彩明暗的程度。
calibration校準:使所有彩色生產裝置(掃描機、顯示器、印刷機)確保符合制造商、用戶或工業界建造時的規格或標準狀態的過程。
characterization特性描述:響應已知輸入來決定系統輸出的過程,特性描述提供取得裝置全色域和復制特性的方法。
chromaticadaptation色適應:人眼隨環境色度及亮度而改變其視覺感應能力的現象。
chromaticitydiagram色度圖:將色度坐標表示在平面上的圖形。
chromaticity色度:描述肉眼色彩視覺感應強度的一種度量值。
chroma彩度:簡稱C,為區別色彩鮮艷的程度。
CIE(CommissionInternationaldeI`Eclairage)國際照明委員會:研究、推行有關光源、色彩標準的國際機構。
CIEL*a*b*國際照明委員會三度色彩空間:基于人類對光的視覺光譜敏感度的數學色彩模塊,其三度空間的L*=光亮度,a*=空間的紅-綠色軸,b*=空間的藍-黃色軸。
CMM色彩搭配模塊:接受色彩資料并將之轉變成另一種色彩空間參考數據圖的色彩轉換計算法。
CMS色彩管理系統:為colormanagementsystem的簡寫。將色彩專門技術和科學寫入軟件企圖簡化彩色復制,使色彩調整自動化,讓使用者能很容易、確實、迅速的完成彩色復制。
color(order)system表色系統:用數據、坐標、三度空間或其它方式來表示色彩空間或位置的方法,例如Munsellsystem、PANTONEsystem、Lab、Lxy。
colorappearancemodel色彩外表模塊:以數學模式,來描述人眼視覺的色度變化。
colorconstancy色彩恒性:不管光源的條件如何改變,視覺對物體的色知覺,始終想維持一定不變的現象。
colordifference色差:在CIEL*A*B*色彩空間中的色差值△Eab*,CIELUV色彩空間中色差值△Euv*。
colorgamut色域:彩色設備可顯示的色度空間的范圍。
colormatching色彩搭配:調節不同設備、物體間的色度強度,使人眼是知覺結果一致。
colormixingsystem彩色混合系統:將色彩混合成千萬種色的系統,通常為加色與減色兩種。
colorperception色的感覺:肉眼對色彩的視覺感受,一般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無色,其包含白、灰、黑;第二類為彩色,其包含純色和其它一般色彩。
[NextPage]
colorqualityassessment色彩品質評估:以人眼視覺特性為基準,來衡量一彩色影像品質的方法。
colorrenderingindex演色性:光源對物體顏色呈現的程度,亦是顏色逼真程度。
colorspace色彩空間:與三度空間色彩范圍同等重要,以數學方式定義彩度和色度能印表或顯示的一種裝置。
colorspectrummeter色彩光譜計:一種色彩量測系統,可測量物體在可見光范圍的光譜分布值及其色度。
colortemperature色溫:表示光源之光譜特性。某光源之光譜分布和黑體輻射相同時,此時黑體輻射相對應的絕對溫度,稱為此光源的色溫。
colorimeter色度計:用作從物體表面反射或透射光的三色測量裝置,與人類眼睛類似將反射或透射光轉換成數學模式。色度計用于校準顯示器的特性描述和印刷機的特性描述。
colorimetricvalues色度值:表示色刺激特性的三刺激值的三個數值。
complementarycolor互補色:加色法時凡兩種色光在等量混合時產生白光,或減色法時將兩種顏色等量混合時產生黑色,就可稱此兩色為互補色。
cone錐體細胞:位于人的眼球內,可將錐狀細胞分成紅錐狀細胞、綠錐狀細胞、藍錐狀細胞;色彩的三原色理論及由此演變而來。只有在比較亮的情況下才發揮作用(數個nits以上),適合微光視覺其具有低感度、高分辨率、色彩分辨力特點。
conversion轉換:將彩色影像從一種裝置的色彩空間轉變成另一種,亦稱色彩轉換。
correlatedcolortemperature相對色溫:如果某個光源之光譜分布和黑體輻射不同時,但其色彩特性和某個溫度的黑體輻射色溫接近時,該色溫即為相對色溫。
Delta-E△E:表兩種色彩的CIEL*a*b*色彩空間之間的距離,系用來表示總色彩差別和建立定量色彩公差,通常是在一個視覺上均勻(perceptuallyuniform)色度空間來計算△E。 densitometer濃度計:測量物體表面反射或透射的黑白或四色光量的裝置。反射濃度計用來閱讀印刷機上的四色彩墨的濃度,亦可計算其它值如網點漲大、疊印和彩度錯誤,透射濃度計則是用來閱讀分色片、黑白或彩色膠卷的濃度。
diffuser擴散體:擴散體幾乎可將入射光均勻的反射到各個角度。
dotgain網點漲大:在全部色調范圍內或特定的半色調網點百分比其實際增加的百分率(或色調值)。例如20%網點的漲大,會使50%的中間調點出現70%網點,則復制品的色調將較原稿有很明顯的差別。
errordiffusion錯誤擴散法:常用于影像處理得一種技巧,尤其是彩色影像處理。它是將高頻信號擴散周圍點的對應處理方法。
favoritecolor喜好色:人類對物體色彩表現的喜好現象,如藍天更藍,綠草更綠,較高色調對比等。
fluorescence螢光:藉較短波長光源之激發,而發射出較長波長的特殊光。
gammacurve色調曲線:如屏幕等的設備,其輸入值與輸出值之間的對應函數曲線。
GCR(GrayComponentReplacement)灰色置換:此技術可使黑色版的細致部份加強,而使陰影對比度更大,GCR構成黑色版的方法,是以CYM三色產生的灰色部分用黑色墨代替的技術。
HSB:表示hue,saturation及brightness所形成的色彩模式。
HSL:表示hue,saturation及lightness所形成的色彩模式。
hue色相:簡稱H為顏色主波長彼此相互區分的特性。
[NextPage]
ICC(InternationalColorConsorltium)國際色彩聯合會:制定色彩數據標準的國際委員會,參看「數據圖」。
illuminance照度:光源對物體照亮的程度。
just-perceptibledifference色差分辨元:人眼視覺無法再分辨的色差值。
Kellfactorkell參數:計算顯示播放畫面的垂直掃瞄線品質參數,一般而言,次參數得值為0.7。
linearization線性化:輸出裝置經調整后在輸入和輸出間傳送直線關系的特種校準。例如:將影像輸出機經線性化后輸出的半色調網點值在其輸入的一定公差范圍內。
luminanceadaptation亮適應:當照明光的光強改變時,人眼的視覺機能會自動適應調整,仍能正常獲取信息。
luminance亮度:發光體發出光亮的強度。
luminousbody發光體:能自行發光的物體,如太陽、日光燈、火焰、電燈等。
luminousintensity光強點:光源的強度(I),I=dΦ/dw。
metamerism同色異譜:三刺激值相同、光譜分布不同的物品。
Munsellcolorsystem孟塞爾色度表色系統。
neutralcolor中性色:沒有顏色的中性灰色。
non-luminousbody暗體:不能自行發光,接受發光體的光才能產生光澤的物體。
opacity不透明體:光穿透率為零的物體。
photopicvision明視覺:在較亮的條件下只有錐狀體起作用,這種視覺狀態稱為明視覺。
preferencecolor偏好色:與favoritecolor(喜好色)相近;但更特別強調某些民族、群體、個人特別喜好。
profileorICCProfile數據圖或國際色彩聯合會數據圖:由國際色彩聯合會研發并于1995年發表,數據圖是傳遞量測某系統或裝置的色彩輸出來響應已知輸入的一種標準檔案格式,其資料描述一種裝置如特性描述系支持此格式的應用和操作系統。
quartzhalogenlamp石英鹵素燈:色彩計及光譜儀等量測色彩時最常使用的光源,為連續性光譜光源,高演色性光源。
rod桿體細胞:位于人的眼球內,只有在比較暗的情況下才發揮作用(亮度約為0.01nits以下),適合微光視覺其具有高感度、低分辨率、無色彩分辨力特點,其感度范圍在400~600nm。
saturation飽和度:只色彩的純潔性,當光譜滲入其它光成分愈多時,就愈不飽和。
scotopicvision暗視覺:在較暗的條件下只有稈狀體起作用,這種視覺狀態稱為暗視覺。
sensitivity靈敏度:看到光時感受到的明亮程度。
spectraldistribution光譜分布:光源對每一光譜區間發出的能量占總能量的分數。
spectrophotometer分光光度計:在整個可見光譜中以固定間隔來測量反射或透射光量的一種裝置,分光光度資料能用來計算濃度及色度變量。
spectrum光譜:若將發出的光以紅、綠、藍三個主要光波來敘述,那末當結合這三種不同比例的主要光波時,便會產生一個含有所有色彩的完整光譜。
spetraltristimulusvalues光譜三刺激值:三刺激值,三刺激值(X,Y,Z)是CIE色彩系統的三個基本值,由光源、被照體及接收體等三個基本色彩要素所構成。
tristimulusvalue三刺激值:可仿真人眼的三個色彩刺激值,可搭配到CIE標準照明體下標準觀測者所看到的顏色。
UCR(UnderColorRemoval)底色去除:此技術應用于印刷中,能有效除去陰影部份的顏色重疊,并調整中間色調,使灰色明暗度平衡。
value明度:簡稱V為區別明暗程度的稱謂。
visualangle視角:視覺目標的兩端在瞳孔形成的角度。
visualfield視場:為雙眼(靜態時)可以看見的區域。
visualspectrum可見光譜:波長為380nm~780nm的可見光,在此范圍內肉眼才會引起反應而有色彩的感覺。
whitepoint白點:在彩色分色、照相或攝影時作為色彩平衡測量用途的參考點。
xenon-arclamps氙弧燈:色彩計及光譜儀常用的一種光源,由于它在紫外光及可見光范圍有幾乎連續發射光譜,所以被用來仿真太陽光。
Yuv:一種均勻色度系統,通常被用在彩色顯示工業。
zonetheory區帶理論:一種連結人眼三顏色學說及對立色學說的色覺傳遞處理學程,于1949年Judd首先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