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上光又稱紫外線上光或固化上光,UV上光油主要成份由感光樹脂,活性稀釋劑,光引發劑及助劑組成,原理是在一定波長的紫外張照射下,體系內光引發劑游離基引發樹脂中的不飽和雙鍵,迅速發生鍵鎖聚合反應,使其交聯結膜固化。
其優點是:上光速度快,膜層光亮度高,干燥后膜面堅固、生產效率高,占用場地小,具有良好的機械及耐熱、耐寒、耐水、耐磨損等性能,有良好的保護作用,上光后能使印品表面非常光亮、平滑,折光效果使圖文產生強烈的立體感,色彩更加鮮艷,印品有高檔感。
其缺點是:UV油自身聚合度高,表面分子極性差,且無毛細孔,因此UV膜層親合能力差。
常見有以下問題:
1.“麻點”
原因:
a、油墨發生了晶化。
b、表面張力值大,墨層潤濕作用不好。
解決:
a、在UV油中加入5%的乳酸,破壞昌化膜、除去油質或打毛處理。
b、降低表面張力值,加入表面活性劑或表面張力值較低的溶劑。
[next]
2.條痕和起皺
原因:UV油太稠,涂布量過大,主要出現在輥涂中。
解決:降低UV油的黏度值,加入適量的酒精溶劑稀釋。
3.桔皮
原因:
a、UV油粘度高,流平性差。
b、涂布輥太粗不光滑且涂布量過大。
c、壓力大小不均勻。
解決:
a、降低粘度,國入流平劑及適當的溶劑。
b、選用細的涂布輥和減少涂布量。
c、調整壓力。
[next]
4.發粘
原因:
a、紫外光強度不足或機速過快。
b、UV光油存貯時間過長。
c、不參與反應的稀釋劑加入過多。
解決:
a、固化速度小于0.5秒機速時,紫外光功率應不小于120w/cm。
b、加入一定量的UV光油固化促進劑或更換光油。
c、注意合理使用稀釋劑。
5.涂不上或發花
原因:
a、印刷品油墨表面產生晶化油、噴粉等。
b、水墨中調合墨油及燥油過多。
c、UV光油粘度太低或涂層太薄。
d、涂膠網紋輥太細。
e、光固化條件不合適。
f、UV光油本身附著力差及印刷品材料的附著性差。
解決:
a、消除晶化層,打毛處理、除去油脂或加入5%的乳酸。
b、選擇與UV油工藝參數相匹配的油墨輔材,或用布擦拭。
c、使用粘度高的UV光油,加大涂布量。
d、換用與該UV光油相匹配的網紋輥。
e、檢查是否紫外光燈管老化,或機速不符,選擇合適的干燥條件。
f、上底膠或更換特殊的UV光油或選擇表面性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