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一家知名顧問公司的研究報告指出,企業導入知識管理后所獲得的具體效益分別是:可以協助企業做出更佳的決策(71%),可以對顧客的掌握度更高(64%),可以協助企業降低成本(57%),可以協助企業增加利潤(52%)。為此,新一輪的管理變革浪潮正席卷全球。實施知識管理對于指導我國的印刷企業改革,幫助印刷企業走出目前的困境,有著極其特殊的意義。
人類物質文明的高低,取決于社會對知識的重視程度。我國發明雕版技術比歐洲早700年,發明活字印刷技術比德國早400年。但到了近代,我國卻反而落后于這些國家。這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社會上視印刷技術的創造發明為“奇技淫巧,雕蟲小技”,不重視知識的作用,也就更談不上學習先進的印刷技術。平版印刷術是近百年來發展起來的一門科學技術,是當今主要的印刷方法之一。它經歷了石版印刷階段、直接印刷階段、間接印刷階段。這三個階段飛躍發展,不知淘汰了多少印刷企業,同時也崛起了一大批新興印刷企業。20世紀80年代初,推廣直接加網工藝,有不少工廠因技術無法過關而被淘汰。
而現在早已被數字加網所替代。多年來的實踐告訴我們,印刷企業要發展壯大,就必須提高自身的能力,實施知識管理,使企業成為知識型企業。
知識管理要求我們以系統的眼光看周圍環境、看世界。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創新的速度加快,所以企業必須不斷獲得新知識,并利用知識為企業和社會創造價值;雇員的流動性加快,如果企業不能很好地管理其所獲得的知識,企業有失去其知識基礎的風險。以往我們的印刷企業和外界交流過少,眼光只局限在國內市場上,就是在國內市場,眼睛往往也只是盯著出版社、教科書。現在,我們雖然和世界有了更多的交流,但仍有不少人把外部世界看成是我們系統之外的東西。系統思考,重視對知識的學習與使用,可使我們把系統的邊界推到圖書以外的市場,眼界頓感開闊。
在數字、網絡技術迅猛發展的形勢下,媒體已進入多元化時代,印刷媒體市場空間正面臨嚴峻挑戰。現代印刷業是信息技術、創意設計、加工服務三位一體的產業,印刷產業鏈正在向兩頭延伸,一頭是創意設計,一頭是市場服務,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印刷企業必須適應新形勢,主動做出調整。按知識型印刷企業的理論,組織不能適應市場的全部原因都來自組織內部,根源是組織機體和智能已無法適應這種市場變化。實施知識管理正是解決國有印刷企業危機的一種好辦法。通過共同愿景的建立、團隊學習的修煉,可以提高國有印刷企業的自身素質,改善國有印刷企業對國內和國際市場的應變能力,跟上時代潮流,達到生存、發展和為社會服務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