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國內紙企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其中,晨鳴紙業作為造紙行業的頭部企業,在數字化轉型方面持續前行。
自2004年以來,晨鳴紙業便著手構建企業信息管理系統,成功部署了ERP(企業資源計劃)與MES(制造執行系統)兩大核心系統。ERP系統全面覆蓋財務、采購、銷售、物流及成本控制等多個環節,實現了業務流程的優化與產銷分離,顯著提升了企業的運營效率。而MES系統則確保了管理層與生產控制層之間的信息實時傳遞,強化了車間現場管理,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和節能減排水平。
業內人士認為,晨鳴紙業的信息化戰略通過優化生產流程、強化質量控制,有效增強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ERP與MES系統的深度融合,實現了數據驅動的精細化管理與生產,為造紙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經驗和示范。
此外,在雙碳政策持續推進的背景下,晨鳴紙業加快了環保技術的探索步伐。晨鳴紙業陸續投入80多億元,主動配套建設堿回收、中段水、中水回用等工程,依靠科技創新全面開展環保治理和清潔生產。目前,晨鳴采用世界領先的“超濾膜+反滲透膜”工藝,建設中水回用膜處理項目,中水回用率行業領先,每天可節約清水數十萬立方。
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加大數字化轉型力度,積極響應國家關于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號召,通過數字化轉型和綠色發展,為推動制造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貢獻紙業力量。
目前,晨鳴紙業在山東、廣東、湖北、江西、吉林等地均建有生產基地,年漿、紙產能達1100萬噸,其中木漿產能達430萬噸,是國內首家實現制漿與造紙產能基本平衡的造紙企業。
行業專家認為,晨鳴紙業深耕行業多年,其漿紙一體化布局優勢業已顯現。完備的供應鏈體系除了能為企業構建成本上的優勢,還確保了原材料供應的安全性、穩定性和高質量,為企業維系長遠競爭優勢奠定了堅實基礎。
目前,晨鳴紙業積極著手優化資產結構,進一步集中資源于核心業務。公開信息顯示,晨鳴紙業已陸續對金信期貨、拓安塑料、酒店等非主營業務完成剝離。曾備受關注的融資租賃業務也實現了大幅壓縮。公司還陸續引入建信投資、川發投資、交銀投資、廈門國貿等優質戰略投資者,持續優化資本結構。通過這些方式,晨鳴紙業逐步退出與造紙主業關聯度不高、盈利能力較弱的領域,實現了資產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