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期各種原材料持續上漲,且人工費用高,生產成本大幅上漲,2025年漲第一波,預計下個月還會持續上漲。”1月2日,某成品紙經銷商員工在朋友圈發布了這樣一則消息,并附上一張“調價通知”,稱“即日起我司所有白卡紙張在2024年12月價格基礎上上調100元/噸”,并表示“此舉實屬無奈,望理解”。
與之相應的是,自12月下旬以來,不少紙企都發布了調價通知函,明確在1月1日上調100元/噸,并在2月2日繼續上調200元/噸。
對于調價的原因,上述成品紙經銷商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上半年掉價比較厲害,每噸掉了七、八百元,現在稍微有些回暖。主要是紙漿等原材料漲價,人工成本也在漲。”
山東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太陽紙業”,002078.SZ)董秘辦工作人員則告訴記者:“漲價是市場行為,不必過度解讀。其他紙企也在調價。”
臨近年關,紙企紛紛發布調價函
12月20日,國內文化用紙龍頭太陽紙業向國內銷售部各區域總監及辦事處經理發送調價通知。據其稱,“受市場多種因素的共問影響,產品價格持續低位運行,導致公司產品虧損嚴重,為了維護公司的健康和持續發展,我們對相關產品的銷售價格進行調整,以滿足正常的市場需求。”具體調整是:自1月1日起,文化紙全系產品,在現有價格基礎上,執行價格調漲100元/噸;自2月1日起,文化紙全系產品,在1月份漲價基礎上,執行價格再調漲200元/噸。
同日,山東博匯紙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博匯紙業”,600966.SH)也向文化用紙各客戶發送了漲價通知,漲價幅度與太陽紙業相同,但漲價理由卻有所不同。其稱,由于原輔材料價格持續高位運行,我司原紙成本居高不下,為緩解營運壓力并為客戶穩定提供高品質的紙品和服務,我司決定針對我司所生產的非涂類紙品價格進行調漲。
玖龍紙業(控股)有限公司(下稱“玖龍紙業”,02689.HK)則更直接地說出漲價原因是“受市場因素影響,今年一直以來文化紙價格和價值嚴重背離,我司文化紙產品持續虧損。”
除此之外,山東華泰紙業股份有限公司、亞太森博(廣東)紙業有限公司也都在1月1日和2月1日分別上調100元/噸和200元/噸。
部分紙箱包裝公司和彩印公司產品價格上調5%,如玖龍智能包裝(泉州)有限公司從12月25日起上調5%,福建省文松彩印有限公司和晉江市新達紙箱包裝有限公司上調5%。
并非原材料推動
盡管大多數紙企都將漲價原因歸結于原材料成本上漲,但記者了解到,近期作為主要原材料的紙漿并沒有漲價。
太陽紙業方面告訴記者,近期紙漿價格的變動并不大,紙品漲價主要是市場行為。
博匯紙業一名工作人員則稱,2024年紙漿價格呈先漲后跌的趨勢,這與成品紙價格走勢正好相反,成品紙上半年跌,下半年漲。“下半年是行業旺季,再加上春節臨近,有一些備貨需求,此外公司的庫存也比較低,所以發了漲價函。”
根據生意社數據,總體來看,2024年紙漿價格呈先漲后跌的趨勢。以山東地區闊葉木漿為例,2024年年初價格約5040元/噸,年底則降至4610元/噸。生意社分析稱:“上半年國際供應國家連續出現歇工、爆炸等突發因素,導致供應收緊預期。芬蘭、智利、加拿大等地的工會歇工及漿廠檢修消息增加了生產不確定性,進而推高了漿價。隨后國內新一批紙漿產能投放增加了供給壓力,而海外需求的減弱也使得紙漿生產企業面臨庫存壓力。”
據卓創資訊監測數據,一季度海外漿廠多次停機檢修,使市場庫存回落,國內漿價連續上漲;二季度隨著國內紙張市場進入淡季,木漿現貨價格開始出現回落,加之國內外木漿新產能投放預期,渠道商備貨意愿降低,木漿采購日趨謹慎。內外盤價格持續倒掛壓力下,漿價有所回調。
紙企業績可觀
從財報來看,2024年龍頭紙企業績保持增長。
2024年前三季度,博匯紙業營業收入為139.67億元,同比略增2.12%,凈利潤為1.49億元,去年同期則是虧損9291.26萬元。因為2023年其主要產品銷售價格下降幅度較大,超過了主要原材料成本(木漿、木片等)的下跌幅度。而2024年前三季度,博匯紙業產品銷量較上年同期增加使得營業收入增加,原材料平均成本較上年同期下降使得毛利率同比上升,相比上年同期扭虧為盈。
博匯紙業的優勢在于部分原材料自產,其董秘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紙漿分為針葉漿、闊葉漿、化機漿。我們60%是化機漿,買木片自己生產,10%是針葉漿,20%左右是闊葉漿。針葉漿多數都是進口,從市場采購,價格較2023年是有下降的。闊葉漿多數是與大股東的關聯交易,是市場公允價格。”
太陽紙業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09.75億元,同比增長6.07%,凈利潤為24.59億元,同比增長15.08%。與博匯紙業一樣,太陽紙業的優勢也在于部分原材料自產。其半年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其采用自制木漿,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另外山東基地開發出新型化學機械漿等產品,也起到降低生產成本的作用。
我國目前紙漿仍主要依賴進口,對于2025年漿價情況,生意社分析認為,全球漿紙庫存高位或接近尾聲,逐漸進入去庫周期。歐美針葉漿生產成本對針葉漿價有支撐,下方空間不大。政策推動國內內需溫和增長,配合旺季偏強的預期,預計明年漿價整體重心上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