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過去一年美國廢紙出口量有所下降,但由于歐洲造紙行業發展緩慢,回收商仍然將更多的廢紙出口到了海外。總部位于華盛頓的再生材料協會旗下的紙漿工業分會一直在關注美國廢紙出口的下滑趨勢,這一趨勢影響了2023年的市場,并且這一情況貫穿全年。
盡管中國對符合特定標準的進口廢紙再次略微開放,但中國的退出及美國本土工廠調整廢紙接受標準,至少在短期內,導致了進出口格局的變化。在歐洲市場,中國需求的下降確實帶來了一定影響,但在過去兩年中,這一趨勢被各種地緣政治因素及回收市場環境的變化所抵消。這些變化導致歐洲大陸廢紙過剩,目前有更多廢紙流向了海外市場。
細致回收與終端市場的收縮
2023年,歐洲造紙和紙板行業減產,導致其使用的回收紙比2022年少。這一變化促使2023年歐洲的回收紙出口量相比前一年增長了33%。這是布魯塞爾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在其2023年報告中指出的重要發現之一。
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的報告詳細描述了歐洲造紙業和回收行業在2023年的整體表現,提供了歐洲和全球需求以及供應狀況的信息。數據顯示,2023年CEPI地區的廢紙出口量超過940萬噸,而2022年這一數字不到710萬噸,出口增長了33%。
在供應方面,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報告顯示,2023年歐洲的廢紙和紙板回收率達到了79.3%,其中82%的回收紙在歐洲內部消費,剩余18%出口到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地區以外。相比之下,2022年歐洲廢紙的出口率為14%。
歐洲多個國家在廢紙回收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垃圾填埋和其他處理方式成本過高,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官員們努力實現歐盟的包裝回收目標。
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本身也組織了多項回收計劃,旨在確保其成員企業能夠獲得足夠的回收紙原料。其中包括4evergreen計劃,目標是將歐洲的紙和紙板回收率提高到90%。
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總干事喬里·林格曼在7月份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自1990年代以來,我們的回收活動一直在快速增長。”此次發布會的目的是詳細介紹2023年報告的內容。林格曼還指出,2023年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地區的回收率創下了歐洲的新紀錄。
積極的回收活動促使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地區在2023年出口了940萬噸回收紙。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地區包括850多家工廠,雖然其范圍不完全等同于歐盟,但大多數歐盟國家以及挪威和英國都在其覆蓋范圍內。
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地區88%以上的回收紙出口到亞洲,其余大部分則出口到非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歐洲國家。其中,土耳其接收了非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歐洲國家出口份額中的約一半,占總出口量的11%。去年歐洲廢紙過剩的另一個原因是造紙廠的產能利用率低于設計產能,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在7月份的簡報中將其歸因為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貼近本土市場
根據華盛頓再生材料協會的數據,歐洲全球廢紙貿易的增長趨勢與美國相反。去年,美國回收紙的出口量下降了18%,并在2024年初持續走低。華盛頓再生材料協會在今年3月發布的報告顯示,與2022年相比,2023年全年美國廢紙出口持續下降,這一趨勢延續到了今年。
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美國回收紙出口量下降了19%,僅為298萬噸,同時這些出口的總價值也減少了近17%,降至6億美元。
月度數據的下降趨勢更加明顯。與2023年3月相比,2024年3月美國廢紙出口量下降了約23%;不過,ReMA指出,盡管如此,2024年3月的出口量與2月相比,仍有所回升,增長了5%。
與歐洲類似,2023年美國造紙業的生產也遭遇了挫折。根據總部位于華盛頓的美國森林與造紙協會的報告,2023年美國紙和紙板的總產量較上年減少了7.2%,其中除生活用紙外,所有類別的產量均出現了下降。
然而,與歐洲不同的是,美國的可回收物收集體系更具彈性,更加依賴市場導向,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美國廢紙出口量未能增長的原因。
此外,美國對廢紙制漿能力的投資也有所增加,提高了國內生產的紙張和紙板的回收含量。根據A美國森林與造紙協會的統計,幾家大型工廠在2023年陸續投產,總計增加了210萬噸100%回收紙的生產能力。這些工廠包括田納西州的Domtar改建工廠、弗吉尼亞州的Cascades箱板紙廠和肯塔基州的普拉特工業旗下紙廠。
另一份美國森林與造紙協會的報告指出,2023年,美國還永久性地關閉了超過170萬噸主要以原生木纖維為原料的產能。
在出口市場方面,2024年第一季度,泰國是美國廢紙的最大進口國,進口量接近55萬噸。然而,這一數字較2023年第一季度的75萬噸下降了近27%。
印度是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廢紙的第二大進口國,進口量接近51.5萬噸,但較2023年第一季度下降了近25%。此外,其他主要進口目的地及其2024年第一季度的進口量分別為:墨西哥(46.1萬噸)、馬來西亞(42.9萬噸)、越南(27萬噸)、加拿大(24萬噸)、韓國(13.3萬噸)、中國(12.1萬噸)、中國臺灣(9.7萬噸)和印度尼西亞(5.7萬噸)。
能源行業的挑戰
在7月份的簡報會上,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總干事喬里·林格曼和貿易與工業政策主任伯納德·倫巴第描述了歐洲造紙行業在2023年面臨的兩大困境:高昂的運營成本和庫存過剩。
2023年,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地區的各類紙張和紙板產量均出現下降,其中包裝紙產量同比下降了9.5%,生活用紙下降了4%,而印刷紙更是大幅下滑24.2%。
這一困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新冠疫情之前。疫情爆發后,供應鏈中斷,隨后的俄烏戰爭導致俄羅斯這一曾經的重要能源供應國供給大幅減少,使得2022年歐洲造紙廠的能源價格飆升。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指出:“當前能源價格依然比疫情前高出近兩倍,這嚴重削弱了歐洲工業的競爭力。”
除了能源價格外,另一個影響行業的因素是長期積累的庫存過剩問題。雖然這些庫存在去年逐漸消耗殆盡,但它們的存在仍然壓制了紙張和紙板的訂單和生產,使得行業處于比前幾年低得多的水平。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在2月份的簡報會上特別提到,德國的紙箱制造商在2022年因疫情引發的供應鏈中斷和對供應鏈持續性的擔憂而大量囤積庫存,導致問題更加嚴重。雖然去庫存的過程在2023年大部分時間里仍在持續,但截至今年年初,這一問題基本得到緩解。
在歐洲造紙行業面臨困難的同時,中國對該地區紙漿的需求卻成為一個亮點。由于環保政策的限制,中國工廠減少了對舊瓦楞紙箱和其他廢紙的進口,轉而增加了對歐洲出口的商品紙漿的需求。2023年,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地區的商品紙漿出口增長了47.8%,這主要歸功于中國市場的推動。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將商品紙漿定義為不含再生材料的紙漿,其主要生產國為森林資源豐富的瑞典和芬蘭。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對歐洲在利用自身回收紙生產能力方面表示樂觀,認為2024年工廠的生產力將會提升。
本土行動的推動
林格曼和倫巴第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盡管歐洲的能源成本依然高于北美和其他地區,但自2022年以來,能源價格已逐漸回落,這為2024年的開局帶來了積極的信號。隨著庫存的減少,歐洲紙張和紙板生產商在今年第一季度的產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6.6%。
盡管有這些積極的跡象,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仍然與其他歐洲行業團體一道,積極推動所謂的“工業協議”,以配合歐盟的綠色協議。今年2月,來自17個行業的73位商界領袖共同向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和比利時首相提交了《歐洲工業協議安特衛普宣言》。目前已有超過1,000個組織、覆蓋25個行業的企業支持這一宣言,呼吁制定歐洲工業協議,以補充歐盟的綠色協議,并保障歐洲的就業。
該聯盟強調:“當前歐洲工業正面臨十年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而此時正是需要大力投資,以推動歐洲向氣候中和的轉型。為了恢復在歐洲投資的商業信心,迫切需要采取行動。”
林格曼表示:“我們期待立法能更加支持投資。理想情況下,立法應簡化監管要求,加快投資周期,以適應更快的立法節奏。我們明白歐洲傾向于繁文縟節,但沒人需要那么多。”
盡管中國對符合特定標準的進口廢紙再次略微開放,但中國的退出及美國本土工廠調整廢紙接受標準,至少在短期內,導致了進出口格局的變化。在歐洲市場,中國需求的下降確實帶來了一定影響,但在過去兩年中,這一趨勢被各種地緣政治因素及回收市場環境的變化所抵消。這些變化導致歐洲大陸廢紙過剩,目前有更多廢紙流向了海外市場。
細致回收與終端市場的收縮
2023年,歐洲造紙和紙板行業減產,導致其使用的回收紙比2022年少。這一變化促使2023年歐洲的回收紙出口量相比前一年增長了33%。這是布魯塞爾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在其2023年報告中指出的重要發現之一。
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的報告詳細描述了歐洲造紙業和回收行業在2023年的整體表現,提供了歐洲和全球需求以及供應狀況的信息。數據顯示,2023年CEPI地區的廢紙出口量超過940萬噸,而2022年這一數字不到710萬噸,出口增長了33%。
在供應方面,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報告顯示,2023年歐洲的廢紙和紙板回收率達到了79.3%,其中82%的回收紙在歐洲內部消費,剩余18%出口到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地區以外。相比之下,2022年歐洲廢紙的出口率為14%。
歐洲多個國家在廢紙回收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垃圾填埋和其他處理方式成本過高,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官員們努力實現歐盟的包裝回收目標。
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本身也組織了多項回收計劃,旨在確保其成員企業能夠獲得足夠的回收紙原料。其中包括4evergreen計劃,目標是將歐洲的紙和紙板回收率提高到90%。
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總干事喬里·林格曼在7月份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自1990年代以來,我們的回收活動一直在快速增長。”此次發布會的目的是詳細介紹2023年報告的內容。林格曼還指出,2023年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地區的回收率創下了歐洲的新紀錄。
積極的回收活動促使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地區在2023年出口了940萬噸回收紙。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地區包括850多家工廠,雖然其范圍不完全等同于歐盟,但大多數歐盟國家以及挪威和英國都在其覆蓋范圍內。
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地區88%以上的回收紙出口到亞洲,其余大部分則出口到非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歐洲國家。其中,土耳其接收了非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歐洲國家出口份額中的約一半,占總出口量的11%。去年歐洲廢紙過剩的另一個原因是造紙廠的產能利用率低于設計產能,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在7月份的簡報中將其歸因為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貼近本土市場
根據華盛頓再生材料協會的數據,歐洲全球廢紙貿易的增長趨勢與美國相反。去年,美國回收紙的出口量下降了18%,并在2024年初持續走低。華盛頓再生材料協會在今年3月發布的報告顯示,與2022年相比,2023年全年美國廢紙出口持續下降,這一趨勢延續到了今年。
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美國回收紙出口量下降了19%,僅為298萬噸,同時這些出口的總價值也減少了近17%,降至6億美元。
月度數據的下降趨勢更加明顯。與2023年3月相比,2024年3月美國廢紙出口量下降了約23%;不過,ReMA指出,盡管如此,2024年3月的出口量與2月相比,仍有所回升,增長了5%。
與歐洲類似,2023年美國造紙業的生產也遭遇了挫折。根據總部位于華盛頓的美國森林與造紙協會的報告,2023年美國紙和紙板的總產量較上年減少了7.2%,其中除生活用紙外,所有類別的產量均出現了下降。
然而,與歐洲不同的是,美國的可回收物收集體系更具彈性,更加依賴市場導向,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美國廢紙出口量未能增長的原因。
此外,美國對廢紙制漿能力的投資也有所增加,提高了國內生產的紙張和紙板的回收含量。根據A美國森林與造紙協會的統計,幾家大型工廠在2023年陸續投產,總計增加了210萬噸100%回收紙的生產能力。這些工廠包括田納西州的Domtar改建工廠、弗吉尼亞州的Cascades箱板紙廠和肯塔基州的普拉特工業旗下紙廠。
另一份美國森林與造紙協會的報告指出,2023年,美國還永久性地關閉了超過170萬噸主要以原生木纖維為原料的產能。
在出口市場方面,2024年第一季度,泰國是美國廢紙的最大進口國,進口量接近55萬噸。然而,這一數字較2023年第一季度的75萬噸下降了近27%。
印度是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廢紙的第二大進口國,進口量接近51.5萬噸,但較2023年第一季度下降了近25%。此外,其他主要進口目的地及其2024年第一季度的進口量分別為:墨西哥(46.1萬噸)、馬來西亞(42.9萬噸)、越南(27萬噸)、加拿大(24萬噸)、韓國(13.3萬噸)、中國(12.1萬噸)、中國臺灣(9.7萬噸)和印度尼西亞(5.7萬噸)。
能源行業的挑戰
在7月份的簡報會上,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總干事喬里·林格曼和貿易與工業政策主任伯納德·倫巴第描述了歐洲造紙行業在2023年面臨的兩大困境:高昂的運營成本和庫存過剩。
2023年,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地區的各類紙張和紙板產量均出現下降,其中包裝紙產量同比下降了9.5%,生活用紙下降了4%,而印刷紙更是大幅下滑24.2%。
這一困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新冠疫情之前。疫情爆發后,供應鏈中斷,隨后的俄烏戰爭導致俄羅斯這一曾經的重要能源供應國供給大幅減少,使得2022年歐洲造紙廠的能源價格飆升。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指出:“當前能源價格依然比疫情前高出近兩倍,這嚴重削弱了歐洲工業的競爭力。”
除了能源價格外,另一個影響行業的因素是長期積累的庫存過剩問題。雖然這些庫存在去年逐漸消耗殆盡,但它們的存在仍然壓制了紙張和紙板的訂單和生產,使得行業處于比前幾年低得多的水平。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在2月份的簡報會上特別提到,德國的紙箱制造商在2022年因疫情引發的供應鏈中斷和對供應鏈持續性的擔憂而大量囤積庫存,導致問題更加嚴重。雖然去庫存的過程在2023年大部分時間里仍在持續,但截至今年年初,這一問題基本得到緩解。
在歐洲造紙行業面臨困難的同時,中國對該地區紙漿的需求卻成為一個亮點。由于環保政策的限制,中國工廠減少了對舊瓦楞紙箱和其他廢紙的進口,轉而增加了對歐洲出口的商品紙漿的需求。2023年,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地區的商品紙漿出口增長了47.8%,這主要歸功于中國市場的推動。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將商品紙漿定義為不含再生材料的紙漿,其主要生產國為森林資源豐富的瑞典和芬蘭。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對歐洲在利用自身回收紙生產能力方面表示樂觀,認為2024年工廠的生產力將會提升。
本土行動的推動
林格曼和倫巴第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盡管歐洲的能源成本依然高于北美和其他地區,但自2022年以來,能源價格已逐漸回落,這為2024年的開局帶來了積極的信號。隨著庫存的減少,歐洲紙張和紙板生產商在今年第一季度的產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6.6%。
盡管有這些積極的跡象,歐洲造紙工業聯合會仍然與其他歐洲行業團體一道,積極推動所謂的“工業協議”,以配合歐盟的綠色協議。今年2月,來自17個行業的73位商界領袖共同向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和比利時首相提交了《歐洲工業協議安特衛普宣言》。目前已有超過1,000個組織、覆蓋25個行業的企業支持這一宣言,呼吁制定歐洲工業協議,以補充歐盟的綠色協議,并保障歐洲的就業。
該聯盟強調:“當前歐洲工業正面臨十年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而此時正是需要大力投資,以推動歐洲向氣候中和的轉型。為了恢復在歐洲投資的商業信心,迫切需要采取行動。”
林格曼表示:“我們期待立法能更加支持投資。理想情況下,立法應簡化監管要求,加快投資周期,以適應更快的立法節奏。我們明白歐洲傾向于繁文縟節,但沒人需要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