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可能是美國廢紙的最大進口國,但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正在迅速迎頭趕上。另一方面,由于高關稅和中國要求的等級純度的變化,美國對中國的出口減少了——而就在幾年前,中國還是美國廢紙的最大進口國。然而,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在對從美國進口的廢紙進行進一步加工以滿足中國的需求后,加大了出口力度。

2023年1月至9 月,泰國、印度尼西亞和中國進口了近860萬噸廢紙。噸位增長了33%,而每年增幅為6.44%,將美洲遠遠甩在后面。各國海關的數據細目顯示,整個非洲大陸對再生纖維的需求不斷增長。
泰國
1月至9月期間,運往泰國的廢紙總量增加了60%,達到271萬噸,而去年同期為170萬噸。該國9月份的采購量也增加了48%,達到283,932噸,而2022年同月的采購量為191,295噸。環比數量從301,805噸下降了6%。然而,專家認為,月度下降可能并不表明需求疲軟,而是供應商工廠供應短缺的影響。
今年前九個月,美國是泰國廢紙銷量最大的國家。全年發貨量較去年1月至9月的104萬噸增長81%至189萬噸,較去年9月的151,255噸增長31%至198,240噸。9月份的月銷量較8月份的207,900噸下降了5%。
印度尼西亞
1-8月,該國進口廢紙236萬噸,8月進口量309,893噸。這些數字意味著,在前八個月中,年產量為216萬噸,同比增長9%,比2022年8月的239,483噸增長29%。
1月至8月期間,來自美國的發貨量為257,530噸,較去年同期的326,449噸減少21%。另一方面,八月份噸位大幅增加。本月,美國以50,973噸的銷量成為印度尼西亞最大的賣家。這表明與41,785噸相比,年度增長了22%,比上一季度的36,903噸增長了38%。
在美國,洛杉磯一直是向亞洲出口廢紙最繁忙的港口,因為大部分運往遠東的貨物都是從美國西海岸進行的。9 月初,紙品貿易復蘇達到頂峰,當時洛杉磯Baled #11舊瓦楞紙箱 (OCC) 的戴維斯指數價格上漲12美元/噸,至151美元/噸。規模貿易回收企業還引進了更多出口級再生纖維,這使得這座港口城市成為泰國和印度尼西亞亞洲買家的首選地點。
中國
2023年前9個月,中國的廢紙進口總量從每年244萬噸增加到360萬噸,增長了48%。9月份,該國進口量為430,649噸,較去年同期的271,166噸猛增59%,比8月份的進口量382,656噸高出13%。
據市場參與者稱,到2022年,它成為再生紙(尤其是瓦楞紙)的最大買家。2023年1月至9月期間的產量減少了29%,至181,220噸,而2022年同9個月的產量為256,083噸。這種下降在9月份變得更加明顯,因為產量從當年的36,029噸減少了91%至3,139噸 - 上個月,較8月份的3,767噸下降17%。
有趣的是,中國每年從泰國的材料出口量大幅增加。1月至9月期間,噸位猛增116%,達到190萬噸,而去年同期為878,028噸。同樣重要的是,泰國在此期間的出口總量為270萬噸,這意味著該國將近42%的進口紙漿運往中國,而中國則繼續增加從遠東的購買量。
事實上,前九個月,泰國、馬來西亞和香港是對中國的最大出口國。馬來西亞的出口量增加了66%,從426,126噸增至709,278噸。9月,中國從馬來西亞進口102,629噸。這些數量比每年35,105噸增加了一倍多,與每月83,979噸相比增加了22%。
考慮到美國的再生纖維進口量,中國1月至9月的銷量也減少了58%。成交量從17,440噸下降至7,24 噸,而且9月份中國并未躋身較大賣家之列。關于中美之間紙張貿易復蘇為何放緩的原因有多種理論。然而,這個亞洲巨人還遠未采購材料,需求并未減弱,而且短期內很可能會增強。
出口
亞洲再生纖維廠也大量從歐洲采購。今年前九個月,泰國從歐盟進口了45,868噸,比去年的6,176 噸增加了643%。同期,從歐盟向馬來西亞的出口量從15,282噸增加到54,051噸,增長了254%;向印度尼西亞的出口量從52,102噸增加了101%,從52,102噸增加到104,434噸。
市場參與者還指出,廢紙行業已經發展了幾十年。盡管人們擔心紙板衰退,但再生纖維的需求雖然疲軟,但不太可能很快減弱。世界各地的工廠一直在升級和擴建,這意味著該行業可能會在2024年中期之后復蘇。

2023年1月至9 月,泰國、印度尼西亞和中國進口了近860萬噸廢紙。噸位增長了33%,而每年增幅為6.44%,將美洲遠遠甩在后面。各國海關的數據細目顯示,整個非洲大陸對再生纖維的需求不斷增長。
泰國
1月至9月期間,運往泰國的廢紙總量增加了60%,達到271萬噸,而去年同期為170萬噸。該國9月份的采購量也增加了48%,達到283,932噸,而2022年同月的采購量為191,295噸。環比數量從301,805噸下降了6%。然而,專家認為,月度下降可能并不表明需求疲軟,而是供應商工廠供應短缺的影響。
今年前九個月,美國是泰國廢紙銷量最大的國家。全年發貨量較去年1月至9月的104萬噸增長81%至189萬噸,較去年9月的151,255噸增長31%至198,240噸。9月份的月銷量較8月份的207,900噸下降了5%。
印度尼西亞
1-8月,該國進口廢紙236萬噸,8月進口量309,893噸。這些數字意味著,在前八個月中,年產量為216萬噸,同比增長9%,比2022年8月的239,483噸增長29%。
1月至8月期間,來自美國的發貨量為257,530噸,較去年同期的326,449噸減少21%。另一方面,八月份噸位大幅增加。本月,美國以50,973噸的銷量成為印度尼西亞最大的賣家。這表明與41,785噸相比,年度增長了22%,比上一季度的36,903噸增長了38%。
在美國,洛杉磯一直是向亞洲出口廢紙最繁忙的港口,因為大部分運往遠東的貨物都是從美國西海岸進行的。9 月初,紙品貿易復蘇達到頂峰,當時洛杉磯Baled #11舊瓦楞紙箱 (OCC) 的戴維斯指數價格上漲12美元/噸,至151美元/噸。規模貿易回收企業還引進了更多出口級再生纖維,這使得這座港口城市成為泰國和印度尼西亞亞洲買家的首選地點。
中國
2023年前9個月,中國的廢紙進口總量從每年244萬噸增加到360萬噸,增長了48%。9月份,該國進口量為430,649噸,較去年同期的271,166噸猛增59%,比8月份的進口量382,656噸高出13%。
據市場參與者稱,到2022年,它成為再生紙(尤其是瓦楞紙)的最大買家。2023年1月至9月期間的產量減少了29%,至181,220噸,而2022年同9個月的產量為256,083噸。這種下降在9月份變得更加明顯,因為產量從當年的36,029噸減少了91%至3,139噸 - 上個月,較8月份的3,767噸下降17%。
有趣的是,中國每年從泰國的材料出口量大幅增加。1月至9月期間,噸位猛增116%,達到190萬噸,而去年同期為878,028噸。同樣重要的是,泰國在此期間的出口總量為270萬噸,這意味著該國將近42%的進口紙漿運往中國,而中國則繼續增加從遠東的購買量。
事實上,前九個月,泰國、馬來西亞和香港是對中國的最大出口國。馬來西亞的出口量增加了66%,從426,126噸增至709,278噸。9月,中國從馬來西亞進口102,629噸。這些數量比每年35,105噸增加了一倍多,與每月83,979噸相比增加了22%。
考慮到美國的再生纖維進口量,中國1月至9月的銷量也減少了58%。成交量從17,440噸下降至7,24 噸,而且9月份中國并未躋身較大賣家之列。關于中美之間紙張貿易復蘇為何放緩的原因有多種理論。然而,這個亞洲巨人還遠未采購材料,需求并未減弱,而且短期內很可能會增強。
出口
亞洲再生纖維廠也大量從歐洲采購。今年前九個月,泰國從歐盟進口了45,868噸,比去年的6,176 噸增加了643%。同期,從歐盟向馬來西亞的出口量從15,282噸增加到54,051噸,增長了254%;向印度尼西亞的出口量從52,102噸增加了101%,從52,102噸增加到104,434噸。
市場參與者還指出,廢紙行業已經發展了幾十年。盡管人們擔心紙板衰退,但再生纖維的需求雖然疲軟,但不太可能很快減弱。世界各地的工廠一直在升級和擴建,這意味著該行業可能會在2024年中期之后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