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1年1-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情況。數據顯示,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2183.3億,同比增長66.9%(按可比口徑計算),比2019年1-6月份增長45.5%,兩年平均增長20.6%。
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9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1個行業扭虧為盈,1個行業持平。其中,造紙和紙制品業實現利潤總額484.3億,同比增長77.1%;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實現利潤總額173.7億,同比增長11.8%。其余主要行業利潤情況如下:
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73倍;
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2.49倍;
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2.34倍;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1.77倍;
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長1.14倍;
汽車制造業增長45.2%;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45.2%;
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36.1%;
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34.5%;
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31.0%;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26.7%;
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9.5%;
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5.4%;
紡織業增長2.3%;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由同期虧損轉為盈利。
在營業收入方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月份實現營業收入59.29萬億,同比增長27.9%。其中,造紙和紙制品業實現營業收入7142.0億,同比增長24.7%;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實現營業收入3331.8億,同比增長18.8%。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解讀工業企業利潤數據表示:總體來看,上半年工業企業盈利穩定恢復,經營狀況持續改善。但也要看到,企業效益恢復不平衡狀況依然存在,私營、小微企業盈利恢復相對較慢,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高位運行擠壓企業盈利空間,產業鏈供應鏈還存在短板弱項。
下一步,要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進一步做好保供穩價工作,助力企業紓困解難,推動工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9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1個行業扭虧為盈,1個行業持平。其中,造紙和紙制品業實現利潤總額484.3億,同比增長77.1%;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實現利潤總額173.7億,同比增長11.8%。其余主要行業利潤情況如下:
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73倍;
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2.49倍;
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2.34倍;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1.77倍;
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長1.14倍;
汽車制造業增長45.2%;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45.2%;
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36.1%;
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34.5%;
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31.0%;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26.7%;
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9.5%;
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5.4%;
紡織業增長2.3%;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由同期虧損轉為盈利。
在營業收入方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月份實現營業收入59.29萬億,同比增長27.9%。其中,造紙和紙制品業實現營業收入7142.0億,同比增長24.7%;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實現營業收入3331.8億,同比增長18.8%。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解讀工業企業利潤數據表示:總體來看,上半年工業企業盈利穩定恢復,經營狀況持續改善。但也要看到,企業效益恢復不平衡狀況依然存在,私營、小微企業盈利恢復相對較慢,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高位運行擠壓企業盈利空間,產業鏈供應鏈還存在短板弱項。
下一步,要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進一步做好保供穩價工作,助力企業紓困解難,推動工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