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packaging)為在流通過程中保護產品,方便儲運,促進銷售,按一定的技術方法所用的容器、材料和輔助物等的總體名稱;也指為達到上述目的在采用容器,材料和輔助物的過程中施加一定技術方法等的操作活動。營銷型包裝側重策劃策略,成為廣義的包裝。還可以將某人或者某種事物打扮好或盡力幫助他在某方面做到完美。
中國國家標準GB/T4122.1-1996中規定,包裝的定義是:“為在流通過程中保護產品、方便貯運、促進銷售,按一定技術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輔助物等的總體名稱。也指為了達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輔助物的過程中施加一定技術方法等的操作活動。”其他國家或組織對包裝的含義有不同的表述和理解,但基本意思是一致的,都以包裝功能和作用為其核心內容,一般有兩重含義:
①關于盛裝商品的容器、材料及輔助物品,即包裝物;
②關于實施盛裝和封緘、包扎等的技術活動。
中文名
包裝
外文名
packaging
含義①
包裝物
含義②
實施盛裝包扎等的技術活動
狹義
包裝(packaging)為在流通過程中保護產品,方便儲運,促進銷售,按一定的技術方法所用的容器、材料和輔助物等的總體名稱;也指為達到上述目的在采用容器,材料和輔助物的過程中施加一定技術方法等的操作活動。
廣義
一切事物的外部形式都是包裝。
新意
將某人或者某種事物打扮好或盡力幫助他在某方面做到完美。
要素
一般來說,商品包裝應該包括商標或品牌、形狀、顏色、圖案和材料等要素。
1.商標或品牌
商標或品牌是包裝中最主要的構成要素,應在包裝整體上占據突出的位置。
2.包裝形狀
適宜的包裝形狀有利于儲運和陳列,也有利于產品銷售,因此,形狀是包裝中不可缺少的組合要素。
3.包裝顏色
顏色是包裝中最具刺激銷售作用的構成元素。突出商品特性的色調組合,不僅能夠加強品牌特征,而且對顧客有強烈的感召力。
4.包裝圖案
圖案在包裝中如同廣告中的畫面,其重要性、不可或缺性不言而喻。
5.包裝材料的選擇
包裝材料的選擇不僅影響包裝成本,而且也影響這商品的市場競爭力。
6.產品標簽
在標簽上一般都印有包裝內容和產品所包含的主要成分,品牌標志,產品質量等級,產品廠家,生產日期和有效期,使用方法。
2前景編輯
隨著我國包裝工業的快速發展,包裝生產在促進國民經濟建設、改善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作用的日益顯現,包裝產業作為一個獨立的行業體系,其發展已被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目前,我國包裝行業經歷了一段時期的較快發展,已初步具有一定生產規模,形成了材料、制品、機械、包裝印刷、設計和科研等門類齊全的較完整的包裝行業體系,成為我國制造業領域里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我國年產量居世界前列的包裝制品是瓦楞紙板、塑料編織袋、復合軟包裝、金屬桶,其中瓦楞紙板的產量高居世界第二位。
2011年,我國包裝行業擁有規模以上企業7977家,從業人員為143.55萬人,資產為6015.41億元,實現銷售收入9112.63億元,實現利潤總額634.99億元。
3國內發展編輯
2011年包裝行業工業總產值為9296.39億元,以包裝行業的工業總產值在占全國包裝業工業總產值10%計算,2011年包裝行業工業總產值估計達到900億元,企業數量達到2000家。我國包裝行業能生產六大類三十余個品種的包裝材料,已基本能滿足國內制藥業的需求,年銷售額已占全行業銷售額的15%左右。
在包裝行業,大型企業、國有企業較少,民營企業多而散,行業整體規模偏小,同時面臨眾多外資品牌的市場侵入,如德國肖特集團挾其雄厚技術經濟實力大舉進入中國市場。十二五期間,我國包裝行業需要整合,通過企業聯合、收購、兼并等多種手段,形成一些大型企業、聯合企業,從而推動行業向前健康發展。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口老齡化引起的醫療費用增加,新藥品開發力度加大,醫療保障體系改革的步伐加快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擴大,工業將會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另外中國包材質量及包裝品種都明顯低于國際水平。發達國家,包裝占產品價值的30%,而中國不到10%。今后幾年將是中國包裝產業的快速發展時期。
《包裝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征求意見稿)》提出,包裝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接觸藥品的包裝材料容器是構成藥品的基本要素,對藥品質量和用藥安全有重要影響。因此,在行業"十二五"規劃中,應將包裝放在與藥品同等的地位,而不是配套行業,在國家工業規劃中應給予明確。包裝材料的研究應與藥品的開發同步,應加大對包裝行業的政策扶植力度,體現包裝材料的產業政策、重點發展的產品領域和技術領域、發展方向等。
包裝行業作為一個獨立的行業體系,首次被列為國家發展規劃中,"十二五"規劃中的"改造提升制造業中提出:"包裝行業要加快發展先進包裝裝備、包裝新材料和高端包裝制品。"根據中國包裝業協會數據顯示,全世界每年包裝銷售額為5000~6000億美元左右,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5%~2.2%。通常發達國家的包裝工業在其國內屬于第九或第十大產業,發展中國家的包裝工業和產品的年增長率達10%以上。到2014年,全球包裝市場規模將從2009年的4290億美元增至5300億美元,其增長速度將明顯高于全球經濟增速。
中國包裝行業發展迅速,包裝產業總產值從2003年2500億元,發展到2010年約120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1%。由于全球包裝行業向亞洲轉移,特別是向中國轉移,預計未來三到五年中國包裝總產值增長將加速,年增長率大于21%,將繼續保持僅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包裝產品生產國,甚至有望超越美國。
4歷史編輯
包裝是一古老而現代的話題,也是人們自始至終在研究和探索的課題。從遠古的原始社會、農耕時代,到科學技術十分發達的現代社會,包裝隨著人類的進化、商品的出現、生產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而逐漸發展,并不斷地發生一次次重大突破。從總體上看,包裝大致經歷了原始包裝、傳統包裝和現代包裝三個發展階段。
原始包裝
人類使用包裝的歷史可以追塑到遠古時期。早在距今一萬年左右的原始社會后期,隨著生產技術的提高,生產得到發展,有了剩余物品須貯存和進行交換,于是開始出現原始包裝。最初,人們葛藤捆扎獵獲物,用植物的葉、貝殼、獸皮等包裹物品,這是原始包裝發展的胚胎。以后隨著勞動技能的提高,人們以植物纖維等制作最原始的籃、筐,用火煅燒石頭、泥土制成泥壺、泥碗和泥灌等,用來盛裝、保存食物、飲料及其它物品,使包裝的方便運輸、儲存與保管功能得到初步完善。這是古代包裝,即原始包裝。
傳統包裝
約在公元前5000年,人類就開始進入青銅器時代。4000多年前的中國夏代,中國人已能冶煉銅器,商周時期青銅冶煉技術進一步發展。春秋戰國時期,人們掌握了鑄鐵煉鋼技術和制漆涂漆技術,鐵制容器、涂漆木制容器大量出現。在古代埃及,公元前3000年就開始吹制玻璃容器。因此,用陶瓷、玻璃、木材、金屬加工各種包裝容器已有千年的歷史,其中許多技術經過不斷完善發展,一直使用到如今。
早在漢代,公元前105年蔡倫發明造紙術。公元61年,中國造紙術經高麗傳至日本;13世紀傳入歐洲,德國第一個建造了較大的造紙廠。11世紀中葉,中國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15世紀,歐洲開始出現了活版印刷,包裝印刷及包裝裝潢業開始發展。16世紀歐洲陶瓷工業開始發展;美國建成了玻璃工廠,開始生產各種玻璃容器。至此,以陶瓷、玻璃、木材、金屬等為主要材料的包裝工業開始發展,近代傳統包裝開始向現代包裝過度。
現代包裝
自16世紀以來,由于工業生產的迅速發展,特別是19世紀的歐洲產業革命,極大推動了包裝工業的發展,從而為現代包裝工業和包裝科技的產生和建立奠定了基礎。
18世紀末,法國科學家發明了滅菌法包裝儲存食品,導致19世紀初出現了玻璃食品罐頭和馬口鐵食品罐頭,使食品包裝學得到迅速發展。進入19世紀,包裝工業開始全面發展,1800年機制木箱出現;1814年英國出現了第一臺長網造紙機;1818年鍍錫金屬罐出現;1856年,美國發明了瓦楞紙;1860年歐洲制成制袋機;1868年美國發明了第一種合成塑料袋——賽璐珞;1890年美國鐵路貨場運輸委員會開始承認瓦楞紙箱正式作為運輸包裝容器。
進入20世紀,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新材料、新技術不斷出現,聚乙烯、紙、玻璃、鋁箔、各種塑料、復合材料等包裝材料被廣泛應用,無菌包裝、防震包裝、防盜包裝、保險包裝、組合包裝、復合包裝等技術日益成熟,從多方面強化了包裝的功能。
20世紀中后期開始,國際貿易飛速發展,包裝已為世界各國所重視,大約90%的商品需經過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包裝,包裝已成為商品生產和流通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電子技術、激光技術、微波技術廣泛應用于包裝工業,包裝設計實現了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包裝生產也實現機械化與自動化生產。
包裝工業和技術的發展,推動了包裝科學研究和包裝學的形成。包裝學科涵概物理、化學、生物、人文、藝術等多方面知識,屬于交叉學科群中的綜合科學,它有機地吸收、整合了不同學科的新理論、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從系統工程的觀點來解決商品保護、儲存、運輸及促進銷售等流通過程中的綜合問題。包裝學科的分類比較多樣,通常將其分類為包裝材料學、包裝運輸學、包裝工藝學、包裝設計學、包裝管理學、包裝裝飾學、包裝測試學、包裝機械學等分學科。中國已有40多所高校開辦了包裝工程專業,包裝人才隊伍日益壯大。
5相關編輯
功能
①實現商品價值和使用價值,并是增加商品價值的一種手段;
②保護商品,免受日曬、雨淋、灰塵污染等自然因素的侵襲,防止揮發、滲漏、溶化、污染、碰撞、擠壓、散失以及盜竊等損失;
③給流通環節貯、運、調、銷帶來方便,如裝卸、盤點、碼垛、發貨、收貨、轉運、銷售計數等;
④美化商品、吸引顧客,有利于促銷。
分類
1.按產品銷售范圍分:內銷產品包裝、出口產品包裝;
2.按包裝在流通過程中的作用分:有單件包裝、中包裝和外包裝等;
3.按包裝制品材料分:有紙制品包裝、塑料制品包裝、金屬包裝、竹木器包裝、玻璃容器包裝和復合材料包裝等;
4.按包裝使用次數分:有一次用包裝、多次用包裝和周轉包裝等;
5.按包裝容器的軟硬程度分:有硬包裝、半硬包裝和軟包裝等;
6.按產品種類分:有食品包裝、藥品包裝、機電產品設器包裝、危險品包裝等;
7.按功能分:有運輸包裝、貯藏包裝和銷售包裝等;
8.按包裝技術方法分:有防震包裝、防濕包裝、防銹包裝、防霉包裝等;
9. 按包裝結構形式分類:貼體包裝、泡罩包裝、熱收縮包裝、可攜帶包裝、托盤包裝、組合包裝等。
技巧
1.書籍包裝: 最好選用小箱包裝,不要裝的過多,這樣搬運時不會太費力
2.工藝品(如花瓶、古玩類)
應先將物品本身內部加以填充后放入包裝盒內,再將其周圍用泡沫或紙固定,以減輕對它的振蕩
3.像框、鏡子
用布或毛巾包好后加以捆扎。
4.碗、碟、勺、杯
用紙將其隔開再裝箱,周圍用紙或泡沫加以固定,減小它們之間的碰撞,避免損壞。
5.刀具:用厚紙做成護套,將刀刃包住,并用膠帶固定。
6.衣服、被褥: 用編織袋裝好后捆扎好。